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洋芋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为辅。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滇西北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及贵州的威宁县一带,最古老的农作物为荞麦,次为燕麦、水稻、小麦、大麦、洋芋等。蔬菜以圆根为古老,其次才是萝卜、青菜、白菜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凉山、昭通、毕节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无论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都喜欢,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
在凉山,你最喜欢的三道美食是什么?
我喜欢的就有点多了,不止三道
1木里烧烤,包括大街上到处都有个一坨坨的烤小猪儿肉以及木里铁板烧
2 虾打,此为木里特色食物,以岩羊肉或家养的精瘦牦牛肉,去骨、剁细或舂细,混以香料木槿子、海椒、林蒜、盐等拌匀,再倒凉开水混成肉浆,直接生食,也可熬汤熟食。
3 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它是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吃时需用双手拿肉,其味非常鲜美。
4.荞麦面,荞麦多产于高寒地区,由荞麦做的荞麦面由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快捷,是日本关东地区受欢迎的大众食品。荞麦面分冷食,热食两种,冷荞麦面主要在夏季食用。
5野山菌烧肉,里有种类众多的野山菌,如石灰菌、青皮菌、鸡枞菌、奶浆菌、南瓜菌、松毛菌、蘑菇等等。经常食用野山菌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是较为理想的保健食品。
该区是四川省重要的彝族聚居区,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饮食文化和大山密不可分。该区地形多为南北走向的山地,两山夹一谷,盛产熊掌、鹿茸、麂、岩羊、野猪等山珍野味和鱼、虾、螺等水产品种。彝族擅长煮、烤、拌、烧、蒸、炖等。尤其长于羊、鹿子等皮毛类动物原料的烹制。口味嗜咸、香、辣、麻、嗜酒。彝族最爱用的调味料有辣椒、木姜子、花椒、盐巴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既有油香味、又不油嘴,又不腻心,味美无穷。
肉食文化。彝族待客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最尊贵的客人要杀“四只脚”的牲畜如牛、羊、猪,牛的档次最高,宰杀之前要故意拉到客人而前走一趟表明是专门为客人杀的。彝族尤善烹制“舵舵肉”,将牛、羊、猪或鸡砍成舵状下水煮过捞出拌上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除了舵舵肉,彝族的特色肉食还有彝族香肠、烧肉、山泉辣子鸡、元根酸菜汤等。彝族还有一些较为奇特的饮食习俗,如在用餐过程中会有简单毕摩活动(彝族的神事)预测吉凶;在烹制时也有讲究,如彝族人信奉“羊吃百草治百病”,因此在煮羊肉时,羊肠一般不洗,只用手从上到下抬几下将羊肠中的粪便抬出,然后把羊肠打一串节或编成辫子就可下锅,所以到传统彝家吃羊肉汤一般不会用汤匙捞底。
苦荞文化。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最大的集中产地,种植而积与总产量占全球的2/3。凉山彝族以荞麦为主食,一般将之做成模模,可烧可煮,还可以炒。苦荞产于高寒山区绿色天然,纯净无污染,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富含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18种天然氨基酸。
查看更多关于【美食推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