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谐.双语教学是彝族地区基础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民族教育教学的特点,也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彝族地区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彝族双语教学进行几点思考和探索.
彝族宗教巫术与艺术起源关系
毕摩的起源
据彝文文献《勒俄特依》记载,苍天降下灵神果籽落于下界,经过三年九世后,终于长成了杉树巨人,可是一直似人非人,似树非树,不能成人类始祖.直到阿居阿
丛时代,山神得知必请毕摩祛除白,花,黑三秽后举行祭祀猪胛卜才能成为人祖,于是先后派遣豪猪,白兔,野鸡和蜘蛛作为使者去上界敬请额比斯乌毕摩,经过多
次请求后,额比毕摩才同意下界作毕,额比毕摩在屋后竹林中砍回三根神竹杆,做成神签,法笠,法扇,送给额阿孜三祖孙带着一部叫《斯穆安甘》的经书来到了地
界,为杉树巨人祛除了三遍三色秽后举行了祭祀猪肿卜后,于是地界有了雪族十二支,其中一支便成了人类的始祖.
毕摩的变迁
为了世代纪念天界的额比祖孙的功绩,至今彝族毕摩举行招魂仪式时,还用三根顶端削成斜面的木签代表额比祖孙的神位插在神座中.
从杉树巨人下传到阿牛举日时代,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据《赞毕祖经》记载,先由石孜石德做毕摩,后传石阿牛尼部落,牛尼传石色,石色传格俄,格俄传莫
米,莫米部落作毕十代后人类开始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据《勒俄特依》,《祭祀因由经》和《彝族谱牒》记载,彝族先民正式祭祀祖灵送灵仪式活动的时间大约在
年前.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石尔俄特是彝族历史上改革母系氏族制度的划时代人物.从石尔俄特起,人类又提取毕摩作毕内容的精化,去伪存真,开始整理并
大胆发明毕摩作毕仪式中的程序和内容及法具.至此,无论是在祭祖灵,还是驱鬼治病,祈福禳安都很灵验.从《彝族谱牒》中推算出,从石尔俄特世至今有170
多代,平均以每代25年计算,距今大红4200多年.也就说,彝族宗教大约在4200多年前就基本形成.后来,石尔俄特传给维勒丘布,丘布世传代后传给普伙世,普伙世传代后传阿堵鲁普世,从阿堵鲁普世传代后传到阿苏拉则(大约在公元年南宋淳熙年间),阿苏拉则是彝族宗教赫赫有名的一代毕摩宗师.阿苏位则的功绩是对原有的彝族文字经典进行整理,规范,和编造工作.
彝族毕摩概念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
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
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
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毕摩文化是世界民族宗教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由彝族社会中特殊的神职群体,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鬼神信仰与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涉及和包容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丰富内容的一种保存完整的活态原始宗教文化.
毕摩的地位和作用
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在彝族社会的兹(土司),莫(法官),毕(毕摩),格(工匠),卓(百姓)五个等级中,毕摩的地位
处于第三位.毕摩是继承彝族文化和传播统一彝族文字的大知识分子,彝族彦语中:兹来毕不起,毕起兹不吉,充分说明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
任何人不能侵犯毕摩的财物和人身. 毕摩在彝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礼仪,艺术,医学,探索,丧葬,艺术,预测未来等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毕摩之间也要分等级,这主要是由毕摩作法的经验和作毕能力(仪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不一定按年龄来衡量一个毕摩的威望,如有的年轻毕摩也有能力参加
大型作毕仪式,他们就可称得上是大毕摩了.要举行什么样的作毕仪式,请什么样的毕摩来作毕,都是通过占卜而定.所谓仪式的大小是从作毕时用的开支大小程度
而定,如大型作毕送祖灵(尼木撮毕)之类就是大型的作毕仪式,如一年三次的用羊,小猪,鸡之类就只能算是中小型仪式了,型作毕仪式见本文后面的介绍.
彝族毕摩现状
有彝族就有了毕摩,有居住彝族人民的地方就有毕摩的作毕活动.美姑作为中国典型的彝族聚居县,是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的故乡,有索诺毕源头(即毕源头
在美姑县黄茅埂)之称,是全国彝族毕摩文化最浓厚的地区,以彝族文化聚宝盆而闻名海内外.毕摩文化,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
珠,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美姑是彝族毕摩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8万人口中毕摩就有8600多人),典籍内容最为丰富,经书收藏最为
完整的地方.
古老神秘的毕摩作毕仪式
在凉山,每户彝族每年都要举行三次以上的中小型作毕仪式.毕摩出去作毕时穿上法衣,戴上法笠,手持法扇或法铃,看上去显得比平时高大而威武.毕摩作毕时的说唱更是一种以彝族民间特有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体裁,具有古朴,纯真,恐惧,高亢或低沉等变化无穷的腔调,令人听之感到殊属而神秘.作毕仪式种类繁多,小型的作毕仪式只需要几小时,中大型的要几天几夜,特大的作毕仪式可达九天九夜.
.
查看更多关于【凉山便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