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方式有很多种,我只挑我有感受来说吧。
我很小的时候就做饭做菜,那时候做的菜都是做的很熟的,因为都是听大人说要“杀菌”。后来可能觉察到不太对劲,在40多岁以后,渐渐地做菜的时候,就不做那么熟透了,一是觉得细菌到这个程度也应该被杀了,二是刚熟的菜在滋味上也不错的,三是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有点道理。
这几年关注健康养生以来,见到过很多吃生蔬菜身体却很棒的例子,也询问过很多健康状况不良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蔬菜做得很熟的。生的不好吃,煮的太熟又破坏营养,怎么办?我采取的是折中方案,做蔬菜的时候,稍微让蔬菜表面接受高温片刻即可,里面肯定是不熟的。这样做的理由在于,一是蔬菜表面的细菌大部分被杀就可以了,因为蔬菜内部没有太多有害细菌,二是不必杀灭太多细菌,不能排除这里面有些是有益菌,三是漏网少许有害菌并非是坏事,你总得让身体的防御部队有锻炼的机会,否则以后可能弱不禁风,或者突然面临大量不同种类的敌人的时候应接不暇。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蔬菜不做那么熟,可以保留很多成营养成分,相当于节省了食材,对身体也好。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家庭,蔬菜还做得很熟,就属于经济上的雪上加霜了。
健康的烹饪方式包括蒸、煮、炖、水炒等温度保持在100℃左右,既可以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又可以破坏掉食物中对身体有害的成分,使食物成熟,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食物中的营养价值的烹调方法。
除了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外,还要注意在烹调过程中少添加油尤其是饱和脂肪含量高的猪油、牛油、棕榈油等,少添加盐、酱油、酱、鸡精、味精等钠含量高的调味料。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和高钠饮食都是健康路上的绊脚石。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和儿童饱和脂肪酸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换算成油的话大约10~20克,普通牛奶、瘦肉中的脂肪含量基本上就能达到这个量,所以从健康的角度肥肉、猪油、棕榈油等最好不要吃。
高盐饮食会增加机体的水钠潴留不利于血压控制,进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钠的摄入可以起到调控血压的效果。每天钠的摄入量要低于2400毫克,这里的钠不仅包括食用盐中的钠,还包括酱油、大酱、鸡精、味精、咸菜等所有食材中的钠。
查看更多关于【日常养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