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个古老的名族。有关羌人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这说明,羌人或者说羌族比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要更久远。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族出自三苗,是“姜姓之别”。据此,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话,那么羌族至少可以上溯到神话传说的炎帝时期。因为以“姜”为姓的炎帝部落即属于古羌族部落。这样看来,羌族,被称为“中国民族演化史的活化石”有其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羌,本意是指牧羊人。起源于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西北草原一带,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以及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后来,炎部落东迁,羌族的一支也随着炎部落迁往中原,并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开花结果。而剩下的羌部落则留在了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分散成“凡百五十种”的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在当时,羌人被统称为“西羌”。
羌族男性服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羌人生活的地域不断发生变化,各个历史时期羌人也就随之出现了不同的名称。先后有“羌戎”、“西羌”、“东羌”、“姜”、“羌”和“氐羌”等等名称。
据《史记.殷本纪》载,“羌”即为“方国”之一。羌族是一支以游牧为主、逐草而居的部落。《诗经.商颂》中的诗文“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羌部落的历史。
羌族的女性头饰
武王伐纣时,西羌曾派兵相助。从这个历史记载上看,当时的羌人与中原人关系还是很密切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羌人所建立的“义渠国”,应该是羌部落早期最为强大的历史时期。到秦昭襄王,“义渠国”被彻底剿灭亡国,在四夷华夏化的大背景下,进入中原的羌人便逐步融合到中原汉人之中。而遗留在羌部落本部的羌人,也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开始由纯粹的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结合的转化,开始有了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活形式。
羌族女性服饰
大约在魏晋时期,有一支羌人从青海进入西藏,发展至隋唐之际、结合当地土著居名建立了“土蕃国”。
南北朝时,氐人苻坚趁中原混乱之际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后秦政权。统治中原各族三十余年。
在唐朝时,吐蕃国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来又与唐为敌,为唐所灭。
北宋时期,羌人的一支党项羌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存世约二百年。后为元所灭。
上述便是羌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体演变和与汉民族政权交流的大体过程。
中国现今的羌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等均为羌族的后裔。另外,现今缅甸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也是羌人的后裔,印度、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也有少量的羌族后裔。要特别说明的是,羌人并不是汉民族的祖先。他们只是与汉民间存在交往和融合而不是汉民族的先祖。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往中,因战争、疾病、迁徙和融合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羌人,却能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保证了本民族的繁衍且生生不息,在这个立场上说,羌族,被称为“中国民族演化史的活化石”有理论上的支持和事实上的依据。
这是因为羌族的历史非常古老,处在汉族和藏族的文化交界之间。透过羌族,既可以观察汉族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捕捉藏族的形成轨迹。
羌族的祖先源于何处?我们今天所说的羌族,是55个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人主要分布在汶川、甘孜和阿坝等羌藏自治州或自治县内。这也就意味着:
羌族的生存空间位于汉族和藏族之间。羌族的历史,既能联系着汉族,也能联系藏族。
根据范晔《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在中原王朝的传统史书中,羌族的祖先源于姜姓,换言之其实就是炎帝的后人,与作为黄帝后人的汉族是兄弟关系。
但是,在藏族的史书中,关于羌族的记载就与此存在很大差异了。
羌人最早居住于华夏民族的边缘。
随着华夏政权统治范围的扩展,羌人的生活空间逐渐向西迁徙,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来到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随着唐代吐蕃的崛起,青藏高原逐渐成为汉、藏文明的交界,东侧是汉人的儒家文化,而西侧则是佛教文化的世界。羌人群体在几百年来就生活在这个文明交汇的空间内。
因此,在藏族的历史观念中,羌族并不叫这个名字,藏族称其为朵康人。换言之,羌族亦是藏族的边缘。
这两种不同的称呼,不仅揭示出了羌族形成的过程,也反映出了汉族扩大、藏族演变的历史轨迹。
因此,我们才会说羌族是“中国民族演化史中的活化石”。
查看更多关于【凉山教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