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莫是彝族语言,意思是妹妹。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而且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阿衣莫是哪个彝族的歌曲。阿衣莫是指大凉山彝族女孩的通称。
《阿衣莫》这首歌是阿吉太组合在2017年创作的,作曲作词都是由彝族歌手吉子古且完成的,这首歌的歌名和其中的一句歌词都是彝族语言,阿衣莫的意思就是妹妹,而那句神秘的歌词“阿依妞妞,海玛塔沙”的意思是说亲爱的姑娘,不要伤心!
谁能告诉我凉山彝族的一些风土人情呀…?
(一)族称: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撤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白罗罗”、“黑罗罗”等几十种。“诺苏”、“纳苏”、“聂苏”均为彝语,“诺”、“纳”、“聂”是各地方言语音差别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们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意义,“苏”是群体、人们、家族的意思,“诺苏”(或“纳苏”、“聂苏”)意为“主体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选择了鼎彝的“彝”为共同的族称,替代了旧史籍文献中的“夷”字。 (二)、族源: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问题,由于汉文史志记载甚少,故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各种说法:南来说,即古越人和马来人种说;东来说,楚人说;西来说,西藏或藏缅交界处说;云南土著说;河湟古羌人北来之说;另外还有濮人说、卢人说及云南土著说。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称“越v羌”、“青羌”、“蛮夷”、“郡夷”、“叟”等,并不断和当地的k(濮)人、僚、汉人等融合,成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k的基础上,昆明人与k(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k(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彝族的起源与形成。彝族的先民,与分布于我国西部的古代氏、羌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时彝族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东汉时的“叟”也是对当时彝族先民的称呼。唐宋时期的乌蛮人(元以后被称为“罗罗”)是彝族的直接前身。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彝族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二元化的现象。一支是以云南的彝族为代表,是在国家产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代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这支彝族的真正形成。另一支是以四川凉山地区北部乌蛮的彝族为代表。他们没建立过国家,而是首先联合成部族,再由部族发展成民族的。 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在秦汉时期,彝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大约在云南滇池周围和四川邛都(今西昌东南)地区,从事农耕业或游牧业。后来向南迁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他们又从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和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大到滇江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等地。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的建立,使彝族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国家势力所及地区。到了元代,中央政权在云南彝族的聚居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在贵州水西地区(今黔西、大方一带)设置了宣慰司,在四川的雷波、屏山、金沙江两岸等地设置马湖路,在西昌、冕宁、普格一设置建昌路,在大、小凉山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这种行政区划的确定,使彝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稳定了下来。明代在彝族地区实行流官、土官和土流兼治三种行政管理办法,扩大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影响,加之大量的汉族移民,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确立。 彝族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定亲及娶亲 :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解放后,聘礼从简。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人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因此,聪明的娶亲者早有准备,如果探听好姑娘家有后门或者村寨里有另一条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泼水者不注意时钻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点三柱香,烧三份钱纸,磕三个头,这样就不挨泼水。但大多数娶亲者不容易办到这一点,都要被泼水。冷天挨泼,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场,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给迎亲者换掉。一般是泼清水,个别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粪水泼,如大小凉山。《西昌县志》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粪和水遍泼之”的记载。据说水要泼得风姑娘到丈夫家,才不会去老远的地方背水,天也不会早,有吃有穿等。 抢婚: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虽由父母包办,并经过媒人说媒成亲,但他们娶妻时,男家在头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亲外,还要请两个接亲人披上毡子,背着牛角酒同去。接亲人到女方村农,要先由两个背牛角酒的接亲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权本家门口用棍子击打接亲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亲人将新娘送到男家后,要设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东西,离开男方村寨时,要在寨外的广场上跑几圈马,同时把拿来的碗打碎,当地叫“打口舌”,然后场长而去。 在滇南地区,则存在着在男女互爱的基础上,由男方及其伙伴以假抢的形式先将女子领到男方家,再补行求婚仪式的习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节期间利用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二人如私定终身,男方便可邀约好友数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约好的地点,用假抢的形式将女方领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领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缔结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参加一天劳动。第三天新郎新娘各背一背柴到女家回门。有的男子为了防止女方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可以邀请善于言谈的伙伴同行,帮助自己去说服女方父母。即使女方父母同意女儿的亲事,也仅仅招待吃顿便饭。姑娘携带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当天回到男家。有个别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把新郎赶走,扣下自己女儿的,也有男子看中了姑娘,而姑娘不从,则去劫持的。 换裙仪式:解放前凉山彝族少女盛行换裙的习俗,她们把换招和出嫁当作女儿家的两件终身大事。换裙,彝语叫“撒拉”,俗称“换童裙”,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的时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5至17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终身不吉利。换裙前的女子梳单辞,穿浅色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举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戚、女友和年老妇女参加。仪式开始,妇女们就说些逗弄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然后,请一个漂亮、能干、相好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带哈帕,将原来梳在脑后的单辫梳结到前边来,正中分开。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哈帕。额前的刘海用少许水打湿,使之整齐发亮,以显示少女的情窦初开,秀丽端庄。再佩上艳丽的耳珠,珠光闪耀。最后换上红、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统百褶裙,换裙仪式到此结束。换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她们可以谈恋爱,找情人。换裙前女子受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如发生此类事件,就要受到社会习惯法的严惩。 迎宾礼: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土掌房”:在云南南部彝族地区常见的平顶屋,人们称为“士掌房”。它多半建筑在斜坡上。建筑结构,以块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以土筑墙,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一星稀泥,再放上细士捶实而成;有的梁放置于墙上,梁上铺上木板、木条、树枝或竹子,一上面再铺上一层土,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这种建筑多为平房,但也有二层和三层楼的建筑。平台扇面既是房屋顶,又是晒场,曝晒粮食物品,非常实用。该种房具有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的优点。 服饰:彝族的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 彝族有不同的 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梁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梁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脑后留一^长发,象征男性尊严不可侵犯,俗称“天菩萨”。他们还喜欢用清布包头,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武气概。梁山彝族姑娘的三节裙使用三种不同的花色的布拼成,跳舞时宽宽裙摆的随风飘舞,向一朵朵大大喇叭花,而她们的华头包则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 鸡冠帽: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1200多颗大小银泡镶绣而成,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鸡冠帽是彝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每年过“尼这两”节时,红河地区彝家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远光明和幸福。 彝族的忌讳:彝族群众最恨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他们认为这种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众家里作客,要坐在锅庄 (即火塘)的上方或右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上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们给你东西吃,你必须吃,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表示谢意。不然,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彝家给你吃的东西,只准在那里吃,不准带走。否则,就会说你对人不讲义气。
查看更多关于【情感测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