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是个多民族聚集地,汉族为主,彝族为辅,回族,藏族,满族,其他的说不上来的多了去 了
恋爱时能否隐瞒对方的过去
开始肯定不能说了,后面双方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了就慢慢透露给对方咯。如果开始就一切公开,那会直接把人吓走的。
毕摩的文化价值
――毕摩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有彝族就有了毕摩,有居住彝族人民的地方就有毕摩的作毕活动。美姑作为中国典型的彝族聚居县,是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的故乡,有“索诺毕源头”(即毕源头在美姑县黄茅埂)之称,是全国彝族毕摩文化最浓厚的地区,以彝族文化聚宝盆而闻名海内外。毕摩文化,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美姑是彝族毕摩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8万人口中毕摩就有8600多人),典籍内容最为丰富,经书收藏最为完整的地方。
1996年,美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成功召开了三届彝族毕摩文化学术研讨会。2003年美姑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彝族毕摩文化节,期间,国内外知名彝学专家学者建议启动彝族毕摩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3月24日,美姑县向凉山州委、州政府提交了关于成立“彝族毕摩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的请示;4月,中国彝族毕摩文化博览园在美姑县破土动工,为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月12日,凉山州正式成立“凉山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委员会”; 8月,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局授予“毕摩文化之乡”;9月起,来自凉山州美姑、雷波、盐源、州语委、州民研所的20位德高望重的毕摩,开始着手翻译、整理、修订经典毕摩文献,供“申遗”之用,与此同时,凉山州文化局积极与文化厅、中国艺术研究院沟通、联系,努力寻求关心、支持和帮助并聘请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指导工作。2003年以来,在四川省档案局和凉山州政府、美姑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凉山州档案局、州语委、美姑县档案局(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历经多年的努力,由美姑县档案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在规定时间内将《凉山毕摩文献》向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申报。 2010年3月11日,国家档案局权威公布第三批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将毕摩文献等30件珍贵档案列入国家级名录。
毕摩文化的宗教性是不可回避的,恰恰是彝族观念和信仰的特殊性构成了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价值。保护和尊重各个民族的宗教文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明确的宗旨之一,也是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相当一部分都与宗教有关。当然彝族毕摩文化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突破口,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是国家即将全面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行动中富有探索和指导意义的课题,不仅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也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查看更多关于【旅游资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