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
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彝族服装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昭觉县文物管理所获得彝族服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彝族服装用的是色丁面料
收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
大小凉山中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
在彝族古老深邃的文化中,有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彝族人称之为“毕摩”。“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由毕摩创造并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神鬼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兼及彝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医疗卫生、风俗礼仪等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
汽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高速公路上,从一位老乡的手机中,传出了《大小凉山》那悠扬的旋律。许多乘客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在重重叠叠的山那边,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弯弯曲曲的美姑河畔,是我童年的摇篮。大凉山哎小凉山……” 翻过峰峦叠翠的层层高山,越过清流急湍的条条河流,远离都市的喧嚣霓虹,通向柳暗花明的凉山深处。
选美赛序曲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州府西昌,有“月城”美名,地处川西高原的大凉山。8月9日,为庆祝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几十万名游客从四面八方翻山越岭来到此地,热情的节日气氛沸腾了整个城市。
此次火把节由中共西昌市委、市政府主办,在继承彝族传统火把节主要活动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据西昌市委外宣办副主任邓晓艳介绍,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六月廿四举行,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富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8月10日晚,西昌市火把广场人山人海,肩摩踵接。在这里,彝族传统活动――选美大赛为火把节拉开帷幕。和现代意义上的选美比赛不同,彝族的选美活动不仅选美女,也选俊男,评价标准不仅局限于外表,更注重人格、道德、才艺、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考量。
活动中,由各县区选送的男女选手分组上台亮相。选手们身穿彝族传统服装,用彝汉双语自我介绍,在台上或一展歌喉,或翩翩起舞,时而风情万种,时而古朴优雅。女选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男选手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待所有选手展示过后,由彝族德高望重的老人评出“美女”、“俊男”金奖各一名,以及其他奖项。
布拖县选美领队俄吉依曲告诉记者,彝族选美活动由来已久,以前是各个彝族部落单独举办,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各地区彝族人组织起来,并增添了才艺展示等新内容,既使得选美活动精彩丰富,又促进了各县区彝族人民之间的交流。近年来,彝族大学生的加入以及活动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参赛选手的质量,为彝族男女宣传、推介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火把狂欢夜
8月11日,火把节正式开幕。凉山火把节共三天,分为祭火、传火、送火三个章节。
火把节传统活动斗牛、斗羊、斗鸡在西昌城南30公里处螺髻山腹地的安哈镇举行。斗牛活动上,两位村民各自牵出一头公牛,然后用稻草挑弄公牛的鼻孔,或是用木棒敲打牛的身体,使之愤怒而用牛角去攻击另一头公牛。有一方倒地或逃跑,即分出胜负。斗羊则更为激烈,两只绵羊在竞技场上相隔一米站好,然后会不约而同地倒退十几步,继而突然冲向对方,扬起漫天尘土,羊头相撞,羊角相抵,发出巨大的咚咚声,使人听着不寒而栗。碰上脾气不好的羊,比赛结束后还不肯收手,向记者席直冲过去,将三脚架冲得七零八落。
一位名叫巴莫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彝族人很看重家畜家禽之间争斗的输赢,争斗的结果象征着来年粮食的收成、生活的顺逆。赢的一方在村里挺胸抬头,输的一方只能垂头丧气。因此,很多彝族人平时精心喂养和训练自己参赛的牲畜,不让它们拉车驮物,只为在赛场上一决雌雄。
8月12日,火把节的重头戏――火把狂欢夜正式上演,彝族人称之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人们拿着用青蒿制成的火把,等待狂欢时刻的来临。
晚上8时整,位于市中心的12号主火堆被点燃,接着,从主火堆延伸至四条干道上的32个火堆相继燃起。霎时,城市沸腾了,黑夜在火光照耀下仿佛白昼,人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群众高举手中的火把,一圈圈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成千上万把火炬形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星辰为之黯淡,明月为之无光,那一刻,绵延的大山也为人们的热情所动容。
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原党支部书记吉克阿芝告诉记者,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突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火把节就是彝族人对火神崇拜的体现。说到火把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有的是说希望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有的是说点燃火把在田地中驱赶害虫。总之,火在彝族民众的心目中永远是神圣的。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关心和保护,举办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火把狂欢夜参与人数达41.2万,因此被一些外国人称为“东方狂欢夜”。
神秘的毕摩
在彝族古老深邃的文化中,有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彝族人称之为“毕摩”。“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由毕摩创造并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神鬼信仰和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兼及彝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医疗卫生、风俗礼仪等一整套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
据资料记载,在凉山地区,毕摩常用的法器主要有法扇、法笠、法铃、签筒和经书,随身携带的用具有法网,护法法器有鹰爪、猪牙项圈、虎牙等。毕摩作法称为作毕仪式,仪式短则数小时,长则几天几夜。记者在安哈镇采访时,有幸见到了毕摩的绝技――舌舔烧红的铧口。
身穿彝族服装的毕摩现场作法时,先念诵经文,腔调起伏很大,时而古朴纯真,时而高亢激昂,亦真亦幻,神秘莫测。诵经结束,毕摩将火把插入火堆中点燃,嘴含一口热油,向火把连喷几口,火柱冲天升起。此时,先前放入火堆中的铁犁已经烧得通红。毕摩将犁头从火堆中取出,接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毕摩用自己的舌头在铧口上舔了起来,手不抖,身不颤,面无惧色,无伤无痛。观众无不大惊失色,拍手叫绝!
毕摩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独特性在华夏文明中独树一帜。长期研究彝族文化的学者殷朝均说,目前有近8000名毕摩活跃在大小凉山中,毕摩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仅善作法事,还创造了毕摩绘画、毕摩经书等许多独特的文化瑰宝。美姑县作为著名的“毕摩之乡”,在199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并举办过多次彝族毕摩文化学术研讨会。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头落人间”,这是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时留下的诗句。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就坐落在距西昌市5公里的邛海畔、泸山间。
该博物馆1985年正式开馆,占地45亩,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该馆按彝族建筑风格修建,分设社会生产力、等级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风俗习惯等多个展厅,向人们展示了2000多年来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最终步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据讲解员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被有关专家视为研究人类奴隶社会形态的活化石。后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凉山地区实行了民族改革,从而使彝族人民由奴隶社会跨越多个阶段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修建可以更好地记录这段历史,传承彝族文化。
该博物馆馆长瓦渣克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兴建民族文化博物馆。瓦渣克基谈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此,彝族人民真诚感动与支持。民族博物馆建设,对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展示交流还是保护传承,无论是作为历史记录还是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意义。
明亮三色调
提到彝族文化,不得不说起黑、红、黄这三种颜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逐渐形成了尚红、尚黄、尚黑的三色文化,并赋予这三种颜色特殊的意义:黑色代表土地,红色代表火焰,黄色代表太阳的光辉。彝族的祖先将这三种颜色融为一体,影响着世世代代彝族人的衣食住行。在现实中,三色文化最直接体现在彝族的服饰、漆器和建筑上。
西昌市区内,很少有彝族人穿彝族的服装,只有少数人逢年过节才穿。在西昌周边县镇以及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以黑、红、黄为主要颜色缝制的彝族服装。传统的彝族服装都是以黑、红、黄三色为主,并有细致的制作规范。比如,上衣衣袖是紧身,袖口有花边,腹部的那块布料为黑色。下身裙子第一层是深色,最下一层为黑色。女孩的帽子是黑色,帽上有红珠,脖子上挂银色挂链,手腕戴花木手。男士配有一个三角形的腰包。
曾做过民族服饰设计的彝族姑娘沙马资布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彝族姑娘为了漂亮,穿起了现代版的彝族服装,色彩比传统服装增加了很多。现代版彝族服装的诞生和流行,体现了社会变革对传统服饰的继承和发展。
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的漆器展厅,记者见到了许多样式精美、色彩明亮的漆器。这些漆器有的是酒具法器,有的是日常用品,有的是马鞍兵械,有的则是工艺装饰品。每一件都由黑、红、黄这三种颜色为主拼色制成,色泽柔和,光可鉴人。
馆长瓦渣克基介绍说,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称为“祖古几达苏”。相传最早的髹漆技术是由先民狄也火扑创造的,至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漆器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其中尤以庄重的黑色、亮丽的黄色、火热的红色这三色漆器最为独特。此外,漆器的造型也有明显的彝族文化特点。比如鹰爪杯,其材料直接取自动物骨头,经磨制彩绘而成。鹰作为动物界凶猛、力量的化身,既反映了凉山彝族的鹰图腾崇拜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彝人尚武好勇的民族气质。漆器作为凉山彝族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因其选料考究、工艺复杂、天然环保,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价值而享誉海内外。
建筑与图腾
探索彝族文化的旅途还在继续。8月14日,记者动身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从西昌到金阳县路程大约215公里,乘坐大巴车需要将近10个小时。汽车行驶在弯窄陡峭的盘山土路上,需不停地绕过坑洼,并且避让在马路上悠闲散步的牛羊。让记者感到高兴的是,在一路的崇山峻岭中,望见不少风格独特的彝族建筑和色彩斑斓的彝族图腾。
凉山地区的彝族房屋主要有瓦房、瓦板房、茅草房、木楞房等,其中最富特色的是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土木结构瓦板房。瓦板房因不以一尺,不用一钉,结构复杂,气势恢弘,被中国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在沿路经过的昭觉、布拖县境内,记者见到了许多漂亮的彝族瓦板房,这种建筑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屋檐、屋脊用黑、红、黄三色构建的牛角、羊首状起翘和起拱,封檐木板上刻有朴拙简洁的波浪形连绵图案。房屋外墙壁上,画有彝族特有的图腾,图腾分为菱形图腾和条形图腾两部分,菱形图腾类似于汉族新年在大门上张贴的“福”字斗方,条形图腾则为细长形,位于菱形图腾下方,通常绕房屋一周。图腾内容多是用黑、红、黄三色组合而成的火焰、牛角、羊首的象形图案,各村落图腾不尽相同,但在总体设计上大同小异。
金阳县委组织部组织一股股长陈洪对记者说,彝族图腾属先民信仰,遗风沿袭至今。在民居建筑的装饰中,通常大门入口处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彝族工匠们运用代代相传的木雕、漆绘艺术建造房屋,充分表达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浓郁的民俗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和漆绘风格经过多次改良,也逐渐融合了不少现代元素。
热情好客的彝族人
大小凉山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金阳县地处小凉山山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部边缘,属彝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能体验到普通彝族百姓家的日常生活,记者住到了金阳县天地坝镇包谷山村的石一子且家中。
石一子且的房子建在离包谷山村不远的半山腰上,家中共6口人,和其他村民一样,靠种地养殖为生。家中除了一台旧电视外,没有其他家用电器。对于记者的到来,石一子且一家既感到惊奇,又表示热烈欢迎,全家老少忙活了起来,就连不会说汉语的5岁小孩,也望着记者不停地笑。
在记者说明来意后,石一子且按照彝族人家日常用餐准备了三个当地传统饭菜:一大盆坨坨肉,一大盆包谷面,一大盆酸菜汤。
石一子且介绍道,坨坨肉是彝族最出名的菜肴之一,如果到彝族地区没有吃过坨坨肉,就不算到过彝族地区。坨坨肉沿用彝族先民的做法,把小猪整个串在棍子上,放在火堆上烤熟,然后切块,放些盐巴和辣椒,这样可以保持乳猪原有的香味。包谷面是彝族人的主食,先把玉米晒干,再磨成面放在盆里搅拌,最后放在火炉上蒸熟。酸菜是早上上山砍柴时顺便摘的,用猪油一煮即可。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待记者品尝时,坨坨肉香滑美味,肥而不腻;包谷面颗粒细小,清爽利口;酸菜汤温润解渴,新鲜十足。不一会儿,好多村民结伴来到石一子且家中,和记者聊起了天,屋里屋外顿时热闹了起来。
金阳县尔觉西乡党委书记罗史且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记者说,金阳县虽是贫困县,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现在彝族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从以前一年吃一次肉,到现在随时吃得到坨坨肉,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虽然这里有不少人家还保留着彝族传统的民俗文化,但彝族人更愿意学习汉族语言,了解汉族优秀的文化,学习汉族先进的科技。这就是民族团结和进步。
在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村子时,附近的彝族村民专程赶来为记者送行,或赠送木制汤勺,或赠送彝文字画,或唱歌跳舞相送。记者虽不懂彝文彝语,也被彝族同胞这份热情好客感动得热泪盈眶。记者相信,彝族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与生俱来的好客风俗,必将世代传承。
在回成都的大巴车上,忆起七天来感受到的大小凉山中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真让人有些流连忘返。车上音响中也适时传出了歌声:“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里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查看更多关于【全国景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