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对应着袁隆平,而“小麦之父”“麦爸”的背后则不得不提茹振刚。
而茹振钢培育的“百农矮抗58”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多亿元,被誉为“黄淮第一麦”,茹振钢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一颗种子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最高荣誉,“这是我育种几十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茹振钢自己这样评价。经过多年研究培育,“矮抗58”经受住了-16℃低温、八级大风、条锈病、赤霉病、短时暴雨、旱灾和寒潮等诸多灾害考验,高产、稳产优势非常突出。
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 左右的稻谷。这与小麦四倍于种子的产量相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 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 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 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 碱化问题。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长,无形中也延长了农业生产衰落的周期。
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让我们都知道水稻之父,从而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小麦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无私的奉献,默默无闻,不追求名利。为中国农业的创新添砖加瓦。
,一位让中国小麦傲视全球的伟人。他就是李振声,一位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的农学家。1951年,李老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在中科院任职。同年,25岁的李老背上行囊,离开了中科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离开了无数年轻人逐梦的北京。他踏上火车,奔赴陕西杨凌支援大西北,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让农民的小麦不再受“黄疸病”的伤害。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经过8年的辛勤研究,终于在1964年6月发现了一株种子饱满,非常正常,既抗旱又抗高温还抗病害的长穗偃麦草——“小偃55~6”。它继承了偃麦草和小麦优良性状,是梦寐以求的最优良的那一株。接下来李老继续改良,改良出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李老经过十几年的每日千篇一律地观察筛选“小偃55~6”,终于培育出了最优良的品种——“小偃6号”。至此时,他足足干了25年。“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条锈病菌8个小种,而且产量和品质方面也都相当优。此后“小偃6号”在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种植,在农村都传出了“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
其中一个衍生品种“高原333”还创造了当时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至今仍保持着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凭借着“小偃6号”,李老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并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先例,是名副其实的“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查看更多关于【科技人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