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区域灭绝:湖北、湖南),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
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扩展资料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2019年5月25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
大熊猫起源
从已发现的化石表明,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枝叫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goaci),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绝灭。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为大熊猫类,其中一种叫小型大熊猫,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型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的小种(ailuropodamicrta)。
从大熊猫小种的化石牙齿推测,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这些小型大熊猫又经历了约200万年,开始向亚热带潮湿森林延伸,并取代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
以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在更新世中期化石的大熊猫,包括武陵山亚种和巴氏亚种,其中武陵山亚种是小型大熊猫到巴氏亚种的过渡型。
而以巴氏亚种在我国华南一带分布最普遍,但现生种仅在青藏高原的东缘高山深谷中才残存着,化石大熊猫武陵山亚种(ailuropodamilanoleucawulishansis)的体型仅比现生大熊猫小约1/8。
到更新世晚期,化石大熊猫巴氏亚种(ailuropodamilanoleueadaconi)的体型又普遍的比现生大熊猫大约1/8,而且依赖竹子为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始熊猫
查看更多关于【凉山小区】的文章